天国寺(又名圆通禅林),位于成都青城群山海拔一千三百八十米的天国山顶,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极佳.天国山是蜀文化的发祥地,它源自先民心中的“理想之地”,是先民心中离天最近的地方.古天国寺初建于唐初,毁于南宋,明中叶复建,明末清初又毁于“献火”(张献忠剿川战乱).古天国寺兴盛之时,住寺僧人有数千之众。

一九九三年春,时任成都文殊院十七代方丈的上宽下霖老和尚决定重建天国寺,以精进实修中兴天国山佛教.目前已建有天王殿,圆通殿等,气势宏伟的大雄宝殿正在筹建中.大雄宝殿侧供奉上宽下霖老和尚真身舍利塔。

天国寺以学修,净修,实修体验为倡导,以大准提法为修持,践行人间佛教思想,立足“人间净土天国寺,学修并重天国寺,菩提清凉天国寺”的立寺精神,以“学修并进,净化人生,利乐大众,慈善感恩”为宗旨,接引广大信众弘扬佛法。

 

天国寺(又名圆通禅林),位于成都青城群山海拔1380米的天国山顶,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极佳.天国山是蜀文化的发祥地,它源自先民心中的“理想之地”,是先民心中离天最近的地方.古天国寺初建于唐初,毁于南宋,明中叶复建,明末清初又毁于“献火”(张献忠剿川战乱).古天国寺兴盛之时,住寺僧人有数千之众。

1993年春,时任成都文殊院十七代方丈的上宽下霖老和尚决定重建天国寺,以精进实修中兴天国山佛教.目前已建有天王殿,圆通殿等,气势宏伟的大雄宝殿正在筹建中.大雄宝殿侧供奉上宽下霖老和尚真身舍利塔。

天国寺以学修,净修,实修体验为倡导,以大准提法为修持,践行人间佛教思想,立足“人间净土天国寺,学修并重天国寺,菩提清凉天国寺”的立寺精神,以“学修并进,净化人生,利乐大众,慈善感恩”为宗旨,接引广大信众弘扬佛法。

 

無盡的追思 永久的懷念

——紀念上寬下霖恩師圓寂十周年

 

宽霖法师(1905-1999) 俗家姓王,名天顺,四川省新都县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岁次乙巳的四月二十八日生。中国十大高僧之一。

生前为四川成都文殊院方丈,并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及成都市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四川省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等职务。一九九九年六月八日,宽霖老法师世缘告尽,在成都文殊院示寂,世寿九十五岁,戒腊八十夏。

 

天国寺(又名圆通禅林),位于成都青城群山海拔1380米的天国山顶,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极佳.天国山是蜀文化的发祥地,它源自先民心中的“理想之地”,是先民心中离天最近的地方.古天国寺初建于唐初,毁于南宋,明中叶复建,明末清初又毁于“献火”(张献忠剿川战乱).古天国寺兴盛之时,住寺僧人有数千之众。

1993年春,时任成都文殊院十七代方丈的上宽下霖老和尚决定重建天国寺,以精进实修中兴天国山佛教.目前已建有天王殿,圆通殿等,气势宏伟的大雄宝殿正在筹建中.大雄宝殿侧供奉上宽下霖老和尚真身舍利塔。

天国寺以学修,净修,实修体验为倡导,以大准提法为修持,践行人间佛教思想,立足“人间净土天国寺,学修并重天国寺,菩提清凉天国寺”的立寺精神,以“学修并进,净化人生,利乐大众,慈善感恩”为宗旨,接引广大信众弘扬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