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国寺行脚一日游记

 

作者:幸勇

 六月夏日,正是热浪来袭之时,却一连下了几日大雨,适逢周六,雨却消散了。老天仿佛知道文殊院青年佛学会如一班这天要到青城山天国寺去行脚似的,格外开恩,拨云见日,许我们能够成行,真是一个难得的清风送爽的好天气!

此去同行一共三十六位师兄,在普耀师父的带领下分坐两个中巴、一个商务车,浩荡荡地向青城山方向驶去天国寺,我们来啦!一路上,大家欢喜踊跃,交谈甚欢。如一班自开班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出外行脚,是去文殊院的下院,在那有宽霖老和尚真舍利大家如逃离钢筋水泥般城市樊笼的麻雀一样,哇,好不容易有机会透口新鲜气了,终于可以自在一天了,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喧闹个不停。大家在车上就各自在开班习以来的闻思修进行热烈的探讨,当郑书林师兄讲到他身边所见闻的癌症患者的一些情和对他们的法布施时,在坐的师兄都感触颇深:人身有如朝露啊,转瞬即失。当我们身健康时,有谁会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会得病呢,而且是不治之症,早早就离开了世间,好在他们生命最后一刻能够听闻佛法,走得还算安详。这时不由得让人想起《正法念处经》的一句偈人命不久住。犹如拍手声。人身不如法。愚痴空过世。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大观镇,开始上盘山公路了,这里真是秀色怡人啊,让人目不暂舍。这时张伟师兄说,上次3月份文殊院举行的天国寺首届徒步寻佛缘活动,真是盛况空前,原订计划40人参加,结果队员们追寻佛法的热情空前高涨,最后竟350人参加。都江堰大观镇还专门派出了警力与医疗队随队护持,普照寺沿途提供了水和面包补给。都江堰佛协会长、普照寺住持果证法师,般若寺住持圣智法师与天国寺住持宏开法师一同带领队员们,徒步17公里,历经5小时后才艰辛到达天国寺。这时耸立在他们面前的是天国108步阶梯,据说每登上一个台阶都会有很大的功德。这时徒步的队员们在经过了五个小时的长途征战之后,又顶着炎炎烈日露着红彤彤的大苹果脸,浑身臭汗的情况下,又费九牛二虎之力,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才终于站立在了天国寺的四天王殿前,真是不容易啊!实在是赞叹他们一心向佛的精神。据说在当天回去的路程上,好多人累得一上车就睡着了。

 

傍晚六点过时,我们的车队终于抵达了张伟师兄所述的那108天国寺罗汉阶下了车,纷纷活动活动筋骨由于海拔1380米的缘故,再加上近期下了雨因而感到山气清冽,身心清凉,整个人都感觉空明了。这时知客师父过来,带领大家到了观音殿的客房休息。居然是一个四合院,天井中还种了一棵小树,看得出是新建成不久切都是崭新的,让人倍感欣喜。大家很快好了自己的卧室。接下来就是到斋堂用药石了。

5_140614234837_1.jpg

师兄们排队有序用斋


晚饭是豆浆稀饭、炒木耳、凉拌豆腐皮、炒笋子。大家排好队一一打好了饭,就开始用斋了饭后众师兄各自清洗了餐盘小息了一会儿,八点,宏开师父带领大家开禅修。先是走,接着是跑香,在跑的时候,还要大吼一声,是为了将气血活动开,气息能够周遍全身,以便在打坐时更能净虑除妄,让心清净。跑完之后就开始上坐了,师父简单开示了几句后,大家就正式开始静坐了。在远离了尘啸的天国山上,在静谧的夜幕之下,在清冽的空气中,殿外的山泉汩汩地流淌着,在空荡而又充满着厚重气息的大殿内,观音菩萨慈悲、安详地注视着大家,不知不觉中,整个身心都融入到当下这一。“叮”,一声清澈的引磬声,将大家又唤回到了世间。不知不觉中,四十分钟就已过去了师父让大家在坐上散开双腿,稍稍活动下身体,接着就给大家讲起了天国寺的历史来。古天国寺初建于唐初,毁于南宋,明中叶复建,明末清初又毁于“献火”(张献忠剿川战乱)。古天国寺兴盛之时,住寺僧人曾有数千之众。

 

禅修结束之后,大家各自休息,由于张伟师兄要打太极拳,于是我便和二位师兄一留下来在观音殿前请教张师兄如何学习太极,这时开始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在山上感觉别有一番胜境。在张师兄的演说示范中我们得知太极最重要的是着意,要使自己的意识形成一根线,连绵不断,然后将这种意贯穿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从而达到身随意转,随所欲的出拳、卸力、发劲,这就叫作将功夫练上身。太极打得好的人,看他打拳,你看到他的招式,他的招已完全融入到他的意中,你会看到他的意有如行云流水般将拳势一运使出来。所以张师兄强调道:真正打太极的人,十年不会出门!这使我想到我们修若能摄心一境,不起妄念,对顺境不贪,对逆境不嗔,一定以身心不犯。所以佛教我们断杀、盗、淫妄,先要从内心做起,若能身心俱断,是持戒清净。而这摄心为一,也是使念头形成一根线,连绵不断,中间不夹杂其他念头,久而久之,自然就会达到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太极的意只是作用于拳上,而修行的念却不仅于此,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为人处事中都要用上,难怪历代祖师大德要我们为学者心心念念都要用功办道了。故而禅宗讲行、住、坐、卧无不是禅,挑水、柴、洗衣、做饭处处皆是道,故而金刚经上讲:“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打太极十年不出门重在一个勤习,而修行亦如《出曜经》及《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勉。这时想起一则禅门故事,一沙门因寺规日日劳作,无一日可得休息。故而告方丈老和尚请假休息。老和尚说,放假啊?可以撒,你去问问阎王爷嘛,他放就放啦。嗬嗬!

 

不觉间,已夜深了。于是,众师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簇拥着师父一道回客休息。

深夜,山上一片空寂,难得一夜好梦。

 

清晨,由于下了一夜的雨,感觉空气格外清新,众师兄陆续来到了观音殿前,我与李敬师兄聊到她近期的学修情况。不久前,她刚和另一位师兄一起花了五天时间在峨嵋山从山脚下的报国寺三步一拜一直拜到了金顶。真是好宏大的一项壮举,实在是由衷地佩服并赞叹她们。就在昨晚,一位师兄和我聊到,在天国寺的惟仁师父,前不久还在闻熏班上课,现在就已落发为僧了。并且在今年九月还会参加受三坛大戒,成为一位正式出家沙门——比丘。实在是赞叹他们精进向道之心!因缘也真是不可思议,很多出家沙门,要等上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有机会受三坛大戒。愿惟仁师父能直趋无上提,再广度众多有情。在与唐艳茜师兄的交谈中,她说自己学佛没看多少书,成佛什的那是太久远的事只是安住在当下,不好高骛远,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一切。当困难到时坦然面对,这是逆增上缘,跨过之后人生更上一层台阶,看到的又是一道亮丽的景线。

5_140614235245_1.jpg

跟随法师早课


做完早课和用完早饭后,宏开师父和普耀师父带领着大家从108下出发朝拜宽霖老和尚的舍利塔。众师兄一路倒退着一边嘻笑交谈着缓慢向山上行去。转了半圈山路之后,各师兄无不诧意地发现自己行到了观音殿侧旁的山路上。原来天国寺是没有围墙的,殿侧旁就是山路,可见我们都落入了成见的俗套中。生活中有多少事我们会跳出惯性思维去看待呢?不久后,就到了宽老舍利塔旁,大家在师父的带领下一一礼拜、转塔、并作了回向。算起来我们算是宽老的徒孙辈了吧,因为宽老和宗性大和尚的慈悲和恩泽,我们才能普皆感受到佛法的华雨甘露啊,感恩!之后,我们又向山上走并参访了天国寺的关,并在途中采摘了茶叶。有几位师兄难掩心中的兴奋,竟然一路从林木间的小路上登上了天国山的山顶在那里风光肯定独到吧?

5_140614235345_1.jpg

拜完宽老灵骨塔后走在回转的山路上

5_140614235627_1.jpg

途中采摘茶叶


用完中午的罗汉斋后,师兄们都在观音殿前的休息处听普耀师父给大家做佛法开示。师父讲到,现代的佛学是遍地开花,全球都在扬,在将来肯定是光明一片大家都会来学习佛法,因而要我们好好学习,以便将来更好地弘法利生。师父接着讲到我们修学,应像观音大士一样发慈心和悲心,不分彼此、一视同仁、普济众生。这让我想到张燕师兄和李杨雪师兄,从筹备这次行脚活动的开始一到现在,几乎马不停蹄,中间都没有休息过。从报名、活动内容策划、亲自到天国寺联系师父、住宿、饭食、车辆、反复核对参加的人数、购买物资、再到拍摄照片、协助师父弘法、统计帐目、回馈信息给班上师兄。特别是李杨雪师兄在大家每次用斋时,都忙前忙后,帮忙做饭菜,安排师父和大家吃饭,自己饭都顾不上吃,在大家吃完饭后,还帮天国寺的义工师兄打扫厨房,一一将餐具擦净归回原位。师兄们默默为这次活动奉献的精神,让人想起了久远前毛主席的那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让人想起三皈依中的偈子: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师兄们为众师兄的参访和修学,为佛法的扬尽心尽力,赞叹师兄!感恩师兄!

 

聊着聊着,不觉时间飞逝,天色渐晚,是时候起程返回了。大家依依不舍地收拾好行装一一上了车,宏开师父和另一位师父站在车旁双手合十目送我们离开。再见了,师父!望着一脸安静肃然、目光沉静的师父,心想:慈悲的师父啊,不知下一次再见面,会是何年何月呢?期盼着下一次能早日再与师父相见!

 

又经过两个小时的一路颠簸,终于返回到了闹市中的文殊院,又回到了滚滚的红尘之中,耳中充斥着来来往往尖啸的汽车鸣声,真是好一番感慨,眼前川流不息的人天国寺的一片静谧与宁和,恍如隔世,至现在,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已是五的事了。那些人,那些事,真的发生过吗?有如前尘影事,往事已不可得,只是入中,归于识海,入于百千万劫中,成为浮光掠影的种子罢了。

 

这一天一夜的行脚,少去了红尘之中的处心积虑,你争我夺,与师父、诸师兄、义工师兄们如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实是人生当中的一大快事。不由得想起文殊院的学佛宗旨:开心学佛,快乐生活!其实佛法的慈悲,不是要让人人皆皈依佛门